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龔豐碩 通訊員 張蘭田 王冉冉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直接獲得有關飲食的正確知識,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樂食、禮食的目的,近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花溪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開啟了一場紅薯大變身的美食之旅。
“我超愛吃紅薯,我奶奶家種了很多紅薯呢!”“這紅薯長得也太可愛了吧,長得圓滾滾的。”本周班級食育桌上的食材有了新變化,來了新朋友——紅薯,孩子們總是會時不時地去看看它,并小聲地討論著。
經過幾日的觀察,孩子們對紅薯的興趣有增無減,不但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了解了紅薯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還一起拿起畫筆給紅薯們畫像。緊接著,小朋友們就發起了最感興趣的話題“紅薯可以做哪些美食?”經過討論后,大家最終一致表決,準備來個紅薯大變身,一起制作健康美味的椰蓉紅薯球。確定目標后,孩子們先一起了解了制作的過程,又在班級老師的幫助下,向廚房的老師們領取了制作材料:白凈的糯米粉、綿軟清甜的椰蓉、晶瑩剔透的白糖,為美食制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當天下午,孩子們帶著美食操作材料,滿懷欣喜地來到了食育工坊,按計劃好的小組分工,井然有序地忙碌起來。有的洗、有的切、還有的先準備開火燒水……孩子們一個個袖子卷的高高的,將紅薯拿在手里,搓呀搓,洗呀洗,清洗干凈的紅薯,會有小朋友用削皮工具幫它脫下紅紅的外衣,大家相互合作,有條不紊地操作著。去過皮的紅薯被切成了一片一片的,孩子們放入鍋里蒸熟后加入了白糖和糯米粉,用勺子將其壓成了綿密的紅薯泥,再將紅薯泥團成了一顆顆可愛的圓球,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蒸屜上,就像整齊排列的小湯圓一樣。團好的紅薯球再次被送入蒸鍋加熱,此時教室里已經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哇,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回家也要做給我媽媽吃。”“我感覺我一口氣可以吃五個。”孩子們一邊整理、清洗著使用過的工具,一邊迫不及待地等待著,整個食育教室里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終于出鍋了,最后一步將紅薯球放入椰蓉里滾一圈,香甜軟糯的椰蓉紅薯球就做好了。經過一番勞動,終于要吃上香噴噴的紅薯球啦!孩子們不由地垂涎欲滴、歡欣雀躍。把美味帶回了教室后,孩子們先把勞動成果分享給了老師,然后配著加餐和好心情,一起品嘗美味。
對于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教育來自于生活,來自于體驗。幼兒從活動開始前的期待,到帶著燦爛笑容品味,充分享受了視覺的歡愉、味覺的快樂,同時懂得了“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以食物為載體,了解“食”的禮儀,傳承“食”的文化,幼兒也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茁壯成長。